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史博览 >党史事件 > 正文

党史事件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

发布时间:2010-01-25 党史研究室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1-25

今年9月9日是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彭雪枫将军1907年9月9日出生于镇平县七里庄,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长沙战役、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参加过红军长征。身经百战,功勋卓著。

彭雪枫,不仅是南阳人民的好儿子,更是从这一方热土走出的民族英雄。在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为深切表达全市人民的敬重之情,缅怀将军的丰功伟绩,我们推出这期纪念彭雪枫将军专版,希望烈士的英灵永存,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彭雪枫:抗战中牺牲的新四军最高将领

彭雪枫(1907—1944),镇平七里庄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彭雪枫智勇双全,率军南征北战,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

抗战爆发后,彭雪枫到鲁、豫、皖、苏等地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创建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壮大了抗日武装。

1938年9月30日,他率两个新兵连373人,向豫东地区挺进,与活动于睢县、杞县、太康一带的张震、萧望东部配合,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声威大震。随着抗日队伍的壮大,1939年,彭雪枫率部继续向东挺进,建立了以永城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六支队在运河线、黄泛区,北靠陇海路、南跨涡河间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并进入皖东北地区,与淮北路东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合,组建了骑兵团。1942年至1943年,彭雪枫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在洪泽湖地区坚持敌后抗日战争,纵横驰骋,浴血奋战,取得了著名的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1944年,日军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攻陷了郑州、洛阳、许昌、郾城等38座城池,中共中央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收复失地,彭雪枫奉命西征。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麾下的新四军第四师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1944年9月11日,在夏邑东八里庄围歼日伪军李光明部队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

在彭雪枫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新中国成立后,在彭雪枫的家乡镇平县,专门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1994年在诺曼底登陆50周年之际,英国女皇批准将“威尔克圣宝剑”转赠给彭雪枫陵园,以纪念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作出的卓越贡献。

枫红9月

□刘书华张新会

9月,是金秋之月,收获之月,象征着丰收与吉祥。

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与9月有着不解之缘,正如他1941年9月6日在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写给爱人林颖的信中说的:

“9月,这月份对于我有特别意义,是我生平过程中的转折点。阴历的八月初二(往往是阳历的9月)是我生日(不必为外人道),1926年9月2日是我由当时的青年团转入党的日子,1930年的9月我们从长沙入江西开始建立苏维埃,而1941年9月呢,终身大事得以决定了!这叫做‘巧合’吧。”

在彭雪枫将军百年诞辰之际,翻开《彭雪枫传》和《彭雪枫家书》,那亲切感人的字里行间确实蕴含着一条9月缘线:

1907年9月9日凌晨,彭雪枫在镇平县七里庄一户叫“六德堂”的耕读世家出生了。

1926年9月2日,年仅20岁的彭雪枫由团转党,“更有计划地受着马列主义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锻炼”。

1930年9月13日,彭雪枫率部由长沙转进江西,开始为“建立苏维埃”而斗争。

1931年9月7日,当国民党军蒋鼎文第四军团由江西兴国撤至高兴圩以北地区时,彭雪枫率红六师随红军主力在高兴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光荣负伤。15日,他又率部参加了方石岭战斗,全歼韩德勤第二十五师等部。月底,部队整编,彭雪枫调任红三军团二师政委,创办《猛攻报》,被誉为“讲道理的政治委员”。

1932年9月3日,彭雪枫率红二师由宜黄转兵东韶,将被师长郭炳生挟持叛变投敌的红五团,于10日黄昏带往苏区,挽救了部队,受到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领导的高度赞扬。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被授予“红星奖章”,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的最高奖赏。

1936年9月24日,彭雪枫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走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第一线。

1941年9月,34岁的彭雪枫与边区地方党的工作者林颖结婚。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指挥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英勇殉国,年仅37岁。

每年9月,成为纪念彭雪枫将军的特殊月份,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生在七里庄,死在八里庄,一生走了一里路,却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伟大;生在9月,死在9月,生辰与忌日间隔一天,却显示了一位民族英雄的崇高与不朽。

37个春秋冬夏,37个金色9月。彭雪枫“出生—转党……结婚—殉国”的9月巧合,像折射灿烂阳光的晶莹珍珠,向我们展示了他辉煌人生的闪光侧面:枫红9月。

雪枫更名记

□贾苗晓申

1907年9月9日,彭雪枫出生后,因为他是彭家的长子,祖父彭汝谰和父亲彭延泰盼望他长大了能够使家道兴隆,便给他起个乳名叫“隆兴”。待他入学时,又按照彭氏族谱给他起了个学名叫“彭修道”。后来,他自己又改名叫“雪枫”,他为何改名呢?

1926年秋,彭修道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时,已是中共北京东城区地下党负责人。这期间,他在中共北方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一个星期天,修道陪同前来看望他的堂弟彭修敏到北京南苑河游览。时至深秋,河两岸的枫叶彤红似火,漫步在枫树林下,修道指着红彤彤的枫叶,感慨地对堂弟说:“你看这枫叶多好!霜越杀越红,雪一压更红。无怪乎古人写诗、作画多有歌颂枫叶者。我们青年人要像枫叶一样,有点骨气、傲气,在逆境中能保持其本色,决不能有陶渊明那种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思想。我得改名!”

修敏不解地问:“你打算改名叫啥?”

他仰望枫叶答道:“我将来改名叫‘雪枫’。”

1928年秋,他秘密赴天津进行党的地下工作时,遂改名“彭雪枫”。

战地爱情分外浓

□杨小岩

上了锁的抽屉里,静静地躺着《彭雪枫家书》———雪枫将军给妻子林颖的情书。夜深人静之时,默默地捧读一封封情书,常常是灼痛了眼睛灼痛了心。

将军1941年9月结婚,婚后三天即分居两地。三年的婚姻生活,夫妻相处仅仅半年,聊以解相思之苦的,靠的是战火中翩飞的87封情书。

作为热血男女,将军的信里,除了依依惜别之情,更多的是把爱情与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相连,更多的是对所爱的人的循循善诱。信中,将军这样写道:“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既然是‘终身大事’,必然要格外慎重,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慎重了10年了。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将军又写道:“双方对对方的希望上,千万不要‘过奢’,尤其是在今天……把功夫用在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鼓励上,这是我对党对同志的态度,也是对我的恩爱妻子的态度。”

掩信长思,常常感慨不已。能说将军缺少儿女情怀吗?不,每封信里,都充满着将军深深的期待与眷恋。“人们都说我是个感情丰富的人,过去可以压得住,近来有点异样了,一个人的影子,自早至晚怎么样也排遣不开。”“数日以来,月色如画,惟少一月下谈心的你,可谓辜负良夜太甚!此情此景此事,何日才能到来呢!?”“纸短信长,夜深人静,下次再写吧。是谁先给谁写呢?记着我们的时间,也许此刻现在,你同样在握笔疾书吧!”揣测着所爱的人的感受,期盼着所爱的人的回音,这是每一个处于热恋中的男女经历的最刻骨铭心的煎熬。

将军与其妻子不是没有相聚的机会和理由。当时,将军的驻地半城与林颖工作的淮宝仅仅相隔十几里地,组织上多次要调林颖到师部工作,都被将军婉言谢绝。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抗击日寇,他们严守纪律,不肯多迈向对方一步,也不允许对方多迈向自己一步,而是把思念与期待浓缩于笔尖,浓缩于每次战后的深夜与黎明。

将军在给林颖的信中,称呼有:“林颖同志”、“颖”、“楠”、“极为惦念的群”、“时刻思念的琼”等。自己的署名有:“雪枫”、“白雪”、“红叶”、“寒霜丹叶”、“白雪红叶”等。字里行间,显现的是一个热血男儿的浓烈情怀,体现着将军丰富、炽热、睿智的伟大情感。

将军的爱情,红枫为证,白雪为证,经天长日久愈酿愈烈,一读再读,真真是醉了眼睛醉了心。

家乡人的“雪枫情结”

□贾苗林玉甫

镇平,是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同样在这块土地上,以彭雪枫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和“玉文化”互相辉映。在镇平的每一所学校里,你都会听到有关彭雪枫的故事……

在镇平县,提起与英雄彭雪枫有关的学校,人们立即会想到察院小学和雪枫中学。两所学校相距大约有5分钟的路程。这里,学生每天接受着雪枫精神教育的同时,还耳濡目染着“玉文化”的精髓。而在彭雪枫的故居所在地七里庄,坐落着另一所与英雄有关的学校———雪枫小学。

雪枫小学就在彭雪枫故居的对面,是一所村属小学,原名七里庄小学。为纪念彭雪枫将军,1984年该校被命名为雪枫小学。据该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的赵中元介绍说,雪枫小学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彭雪枫曾在这里读过私塾。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学生从这里进入重点中学。

与该校命名方式相同的还有雪枫中学。雪枫中学是解放前的县立中学,1949年被命名为雪枫中学。

在雪枫中学记者了解到,因为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雪枫中学与雪枫小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该校办公室主任蒋鼎说,每年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雪枫小学与那里的师生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还与他们组成了帮扶对子。

察院小学是彭雪枫真正的母校。这所已有百年历史的名校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该校校长高金陵介绍说,1921年,彭雪枫就是从这里毕业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的。

如今,在这3所学校,雪枫精神已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每年新学期开始,了解英雄事迹、学习雪枫精神成了学校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继承和弘扬雪枫精神则体现在学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县教体局办公室的曹为众告诉记者,每年五四青年节或六一儿童节,这些学校都要组织团员、少先队员到彭雪枫纪念馆,在将军铜像前举行入团或入队宣誓活动,高中学校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每年春季,县教体局还在中小学中开展“读英烈故事,抒爱国情怀”的读书演讲活动,通过阅读将军生平事迹,了解将军报国之志,抒发缅怀先烈情怀。

《拂晓》是雪枫中学雪枫文学社的社刊,取名源于彭雪枫早年创办的《拂晓报》。赵中元说:“彭雪枫一贯视百姓如父母,爱人民如手足,民众称赞他率领的部队是‘天下文明第一军’,由他创办的《拂晓报》、拂晓剧团以及他培养的四师骑兵团,被群众称为‘三宝’。”

如今,《拂晓》已成为雪枫中学学生的精神家园,已成为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园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李奇告诉记者,文学社现有社员360多人,社刊《拂晓》每学期出刊两期,每逢五一、五四或国庆节日,文学社还要专门编辑一些纪念专刊,截至目前已出刊320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