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事件
| 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13
加快科学发展 加速富民强市
为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8月29日) 李 文 慧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南阳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加快科学发展,加速富民强市,为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而努力奋斗!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凸显河南地位、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科学定位,主动融入,彰显优势,建功立业,是省委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也是1100万南阳人民的殷切期盼。我们要以此为遵循,解放思想,拼搏奋进,奋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增长极,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四届市委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这五年,是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是民生改善,民心顺畅,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五年;是各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的五年。 ——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新兴产业迅速成长,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连续七年增产,连续五年突破百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到2010年,生产总值由1170亿元增加到1953亿元,年均增长12.5%,连续8年保持10%以上增速,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和29.8%,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的良好势头。 ——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头并举,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城镇化进程加快、品位提升。中心城区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是南阳城建史上施工项目最多、投资力度最大的五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00万。南阳新区获省政府批准。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38.5%。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省第一位,宁西铁路通过竣工验收,焦枝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企改革大头落地,企业战略重组迈出重大步伐。新纺、利达光电、西泵公司成功上市。市县机构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相继完成,集体林权、公安警务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成为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功举办了五届玉雕节和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车用燃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市职教园区被确定为全省五个示范性职教园区之一。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农合覆盖率达到99.1%。成为全国首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示范市。体育、资源、环境、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成功申办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移民迁安工作基本完成,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扶贫救灾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协调推进,社会环境得到优化。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南阳作家群”队伍壮大,文艺创作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荣获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市。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市和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群团、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通过省验收。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社会治安不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信访工作成效显著市,授予“平安建设工作显著进步奖”,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理论武装扎实有效。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三级联创”进一步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国全省推广,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组织开展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效能建设年等活动,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衷共济的结果,是驻宛部队、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驻宛单位支持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四届市委,向所有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体会最深的有四点: 一是必须紧紧扭住第一要务不动摇,以发展聚人心。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干旱洪涝自然灾害多发、宏观调控政策因时转换等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发展为大、实干为先的工作导向,坚持又好又快、快中见好的工作要求,持之以恒地夯实农业基础,坚定不移地走农区工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化路子”,扭住项目、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突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态势、好趋势、好气势。当前,全市上下涌动着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二是必须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激活发展第一动力。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从盆地意识中解放出来,从传统思维中摆脱出来,以创新的方法破解要素制约,以开放的视野招商引资,形成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好局面。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只要我们善于解放思想,敢于打破禁锢,向创新要动力、要资源、要空间,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攀上发展新高峰。 三是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好稳定第一责任。五年来,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叠加、两个“国字号”工程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状况,我们始终注意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发展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实践证明,南阳作为全省人口大市和经济大市,加快发展始终是最大的任务,深化改革始终是最强的动力,保持稳定始终是最重要的责任,我们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四是必须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尽心尽力解民忧暖民心促民富,围绕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每年办一批实事好事,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就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性、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不少深层次问题未能解决;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质量效益不高,仍然处于总量较大、人均偏低的状况;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短板”明显,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实力位次提升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社会稳定压力较大;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性不强,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与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关键五年,是提速上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五年,更是充满发展机遇、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五年。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奋发图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实现由“大而弱”向“富而强”的转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为1100万父老乡亲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综观全局,挑战严峻。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要素制约更加严重,发展难度加大。全省各市在中原经济区战略决策指导下,竞相发展,势头强劲,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下降、增速较慢,面临着标兵更远、追兵迫近的严峻局面,区域竞争压力巨大。环顾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与南阳接壤的地市中,我市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靠后。面对百舸争流、慢进亦退的竞争局面,如果我们不拿出超常的思路,采取超常的举措,付出超常的努力,抢前争先,奋发作为,不仅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会越拉越大,而且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将会越来越被动。 审时度势,机遇难得。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我们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打造承东启西的“桥头堡”。国家扶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加大对“三农”、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南阳处于国家优惠发展政策的富集区、交汇区,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省政府出台“9号文件”加大对南阳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项“国字号”工程的筹办和建设,有利于我们汇集多方优势,后发快进,加速跨越。我市经济总量已近两千亿元,产业基础较为扎实,交通支撑更加有力,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势能日趋强劲。生态、文化、劳动力等优势得天独厚,这是其他地方难以同时具备的战略资源。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诸多机遇优势叠加汇集,必将支撑和助推我们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各类挑战问题相互交织,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更多地看到挑战、看到困难、看到问题、看到不足,唯有保持清醒忧患,我们才会激发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不会沾沾自喜,才会更加自觉地低调实干。市委相信,只要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发挥42万党员和1100万人民群众干大事、创大业的整体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在抢抓机遇中科学跨越,在应对挑战中开拓进取,全力以赴推动南阳强势崛起、全面振兴,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今后五年,我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突出“四个着力”,实施“四个带动”,全力实现工业强市、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示范区、县域经济发展“四个突破”,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奋力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 未来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保持在全省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文明形成新优势。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产业初具规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重要水源地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人。 ——幸福指数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公平正义得到彰显,群众生活更加宽裕,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实现新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深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稳步推进,干部导向更加鲜明,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活力充分迸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五年的努力,曾经创造过灿烂业绩的南阳,必将重振雄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谱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华章,一个经济富裕、生态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南阳,一定会屹立在中原大地上! 三、协调推进“三化”进程,奋力实现南阳新跨越 加速富民强市,关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途径是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持续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全面增强市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突出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南阳兴。要突出工业的主导作用,集聚资源、集聚力量,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强品牌,以工业强市支撑经济强市。 强化工业核心增长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工业,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高技术基地、国家光电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打响品牌,增强实力,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高新区发展上档升级。依托承东启西的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连南接北的焦枝铁路、许南襄和二广高速,引导企业和项目向沿线集中,形成双“十字”交叉的工业走廊和经济隆起带,推动市域工业中心突破、带状崛起。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提升油碱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力能源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加大新能源、光电、新材料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着力在质量、品牌、营销、服务上下功夫,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在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做强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明晰产业定位,狠抓产业配套,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工业强市的“动力源”。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强化“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工作导向,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 (二)坚持“两轮驱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是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最佳结合点。要坚持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两轮驱动”,完善落实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城镇体系。 全力打造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紧紧抓住筹办农运会和南阳新区建设的机遇,按照“白河为轴、两岸并举、区块突破、联动发展”的思路,抓好老城、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四大板块建设,实现组团式发展,把南阳打造成文化山水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创新活力之城。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一山一河一渠的独特优势,建好独山城市森林公园和龙王沟养老基地,精心打造白河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岸,启动改造城市内河,深入挖掘名城、名人、名胜等文化资源,打响诸葛亮文化品牌,着力塑造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文为根的城市个性。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先行,加快项目入驻,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今年启动核心起步区建设,确保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加快供排水、供气、供暖、公交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加速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老城升级步伐。完善东北分区功能。推动中心城区与官庄工业、鸭河工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理顺体制,加快工区发展。改造提升现有交通运输能力,抓好郑渝高铁南阳段、宁西铁路复线南阳段等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活市兴市的重要力量。要立足南阳辐射周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依托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加快大型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打造豫西南物流中心。提升发展房地产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 发展的支持力度。顺应旅游业品牌化、休闲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核心景区,完善基础设施,精心打造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把南阳打造成为豫西南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市的基石。要鼓励引导各县市区围绕特色谋发展,依靠项目求突破,扩大开放增活力,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在全省排序中的位次。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整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支持宛西提升竞争力,促进宛东加速崛起,对基础条件较差的区域发展给予必要的扶持。把县城建设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产业支撑,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使其成为辐射城乡的重要节点。大力发展沿线、沿边城镇和50强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突出问题,逐步让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三)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我市有七百多万农村人口,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三农”问题,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以粮食生产区建设为载体,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稳产高产田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坚持科技增粮,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争取粮食产量每年都有新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紧紧抓住中央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机遇,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奋力开创我市水利发展新局面。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推进粮食、棉花、油菜等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发展竞争优势突出、农民增收明显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中药材、小辣椒、肉牛、生猪等特色经济,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龙大牧原、科尔沁牛业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市场牵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安全卫生水平,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结合点,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多元投入,实行典型引路,积极稳妥地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整合涉农资金,加强“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南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开放发挥后发优势,借力跨越、借势崛起。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理顺市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区级更大的管理权限。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商业、粮食等系统改制任务。探索国有资产经营新路子,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继续实施“421”企业上市工程,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大力发展非公制经济。按照思想上再放胆、准入上再放开、政策上再放宽、支持上再加力的要求,完善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推进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向科技型、外向型和集团化方向发展,激活区域经济最具爆发力的增长点,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创业文化,让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把扩大开放作为一项全局性和战略性工程来抓,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大招商承接大转移,以大服务带动大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尽快改变我市外资企业少、外贸依存度低、开放层次不高的局面。积极推进与央企、富士康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加强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基地、加工基地、研发基地,承揽境外工程项目,开展加工贸易。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优质农产品等国际市场占有率。 建设创新型南阳。创新是跨越之要、转型之基、强市之源。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突破口,以率先进入中原经济区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实施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现代农业发展,突破一批推动结构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完善科技投入长效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统筹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管理等各方面创新,真正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企业家队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南阳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大市转变,为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前,要集中力量办好“两件大事”,圆满完成承担的国家重大任务。按照“一切围绕农运会、一切服从农运会、一切服务农运会”的指导思想,抓住筹办、举办、赛后利用等关键环节,加强比赛场馆、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宣传推介等各项筹备工作,精心组织赛事活动,举全市之力,确保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重节俭的农运会。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深入开展“两争一迎”活动,实施绿、亮、美、净、畅工程,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提升城乡面貌。及早研究比赛场馆和服务设施的后续利用问题,努力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民生效益。高度重视移民后续稳定和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确保移民生活水平比原来高,幸福指数比原来高。营造良好施工环境,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期建成通水提供有力保障。总结弘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南阳移民精神,使其成为推动南阳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动力。 胜利完成两大“国字号”工作任务,是大局、是责任、是机遇、是民生,必须凝心聚力,决战决胜,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向世人展示南阳的良好形象,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增光添彩! 四、加强先进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 文化集聚力量,民主激发活力,法制保驾护航。要把三者有机统一于建设新南阳的伟大实践中,着力建设文明开明的南阳、律正风清的南阳、公平正义的南阳、活力充沛的南阳,打造科学跨越的强大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南阳本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农运”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效引导社会思潮,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为推动南阳新跨越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历史上的南阳名人荟萃,文化厚重,这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加强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培育发展开放、包容、创新、博大的城市文化,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南阳作家群”优势,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南阳特色的优秀作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运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玉雕、中医药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在巩固外围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相关层和核心层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一定能使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南阳文化重放异彩、重铸辉煌;一定能把南阳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一定能把南阳建设成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兴旺发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新风遍及城乡的文化强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新南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巩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党管武装,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法制建设是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依法治市,认真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始终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化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从严惩治司法腐败。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政法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南阳 解决好1100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计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要顺应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公正、求安定的愿望,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为民谋利放在第一位,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是南阳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努力完善和优化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巩固提升高等教育,切实加强素质教育。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重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下功夫解决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优质高中统招生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的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筹建南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重点,加快示范性职教园区建设。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保障责任,依法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队伍业务能力和医德医风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化综合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竞技体育,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素质。加快发展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度关注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围绕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每年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确保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新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积极稳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坚持开发式扶贫,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建立健全城乡低保、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明白,给老百姓办的事都是该办的,给老百姓花的钱都是该花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在心,广大人民群众也要牢记在心。要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坚持源头治理、畅通渠道、事要解决三管齐下,千方百计做好活血化瘀、凝聚人心的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把老百姓当家人,把老百姓的来信当家书,把老百姓的难事当家事,认真解决群众合法合理的诉求,让广大群众感到温暖和幸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突出抓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互联网管理等,及时解决社会管理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深入开展“平安南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种种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灾情监测和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质为本,以诚为根,狠抓产品质量,加强信用建设,加大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在南阳大地上构建放心“大厨房”、安全“大药房”,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决不让任何有害食品、药品在南阳有生存之地。 加强生态保护。南阳山川秀美,生态优良,这是我们的巨大发展优势,要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逐步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鸭河口库区、淮河源头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工业点源、农村面源和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加大重污染行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通过不懈努力,把南阳建设成为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清新宜人的生态大市,让“神韵南阳、中原氧吧”名副其实,名声远扬。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南阳的事情,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关键在党员干部。我们能够在南阳这块热土上工作,能够在南阳蓄势腾飞的关键时期担当重任,既感自豪,更感责重。要把党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不动摇,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把握好谋划、运作、用人、强基“四个关键”,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富民强市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结合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各类知识,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立足于提高执政能力、转变领导方式,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和破解加快富民强市的大事要事难事急事,深入倾听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放思想的内在动力、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科学运作的方式方法、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肩负起加快南阳振兴的历史使命,多一些图强思变的志气、奋发有为的锐气,杜绝碌碌无为、萎靡不振的暮气,杜绝散漫拖拉的懒散习气,敢于承担风险,敢于迎接挑战,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破解难题,在新一轮发展中一马当先,一往无前,创造一流业绩。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新南阳建设全局,要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干成事是真本事、有为才有位、落实才有效”的发展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和狠抓落实的能力,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素质过硬、结构优化、团结务实、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在重要干部任免、重大工作决策、重大项目安排等问题上,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实施集中,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注重在谋划上下功夫,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围绕实现南阳新跨越,善于把握大局,研究重大问题,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在运作上下功夫,树立“一个‘做’字重千钧、一‘做’胜过百句说”的工作理念,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责随职走、心随责走,突出重点做,遵循规律做,攻坚克难做,加压履责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求实求效。注重在落实上下功夫,用好“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了解情况、突破重点难点、强化工作落实上,自觉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深入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下功夫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领导方式不适应、工作方法不适合、工作作风不务实等问题,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等现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效益、效应,真正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要树立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五重五不简单”的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选人用人办法,重用那些科学发展能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重用那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够破解难题、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有舞台,绝不让业绩突出者吃亏,绝不让埋头苦干者寒心,绝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注重把那些长期在一线工作、年富力强的干部用起来,让更多的优秀干部为建设新南阳建功立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干部方式。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全市每位党员干部都要讲责任、讲奉献,甘当铺路石,甘愿为人梯,多做管长远、打基础、备后劲的工作,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振兴南阳的实践中来,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让所有的优秀干部都能为造福南阳人民贡献力量。 (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做起,多办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多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多办一些群众普遍受益的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多策并举,不断创新,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巩固提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继续抓好大学生村干部和选派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搞好农村“六大员”试点。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视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注意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党建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广泛开展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的关爱帮扶活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他们做好工作,设身处地体谅他们的难处,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四)强化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要一如既往地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干部,鼓励支持广大干部特别是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查办大案要案,决不允许腐败分子危害我们的发展大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全体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各级干部要从有关案件中吸取教训,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自觉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份外之物不拿,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做一个同志敬重、亲属放心的人,做一个在南阳发展中贡献大、在群众心目中威望高的大写的人。 同志们,伟大时代召唤着我们,崇高事业激励着我们,人民群众期盼着我们。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倍加珍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倍加珍重富民强市的社会共识,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开拓奋进,扎实苦干,奋力谱写南阳科学跨越的新篇章,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