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事件
中共鄂豫边临时工委、工委
中共鄂豫边临时工委、工委
发布时间:2017-03-07
中共鄂豫边临时工委、工委 即中共鄂豫边临时工作委员会、鄂豫边工作委员会,为1933年7月至1935年8月鄂豫边区中共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1932年6月,鄂豫边苏区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全部丧失,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被迫从鄂北宜城转移到南阳。1933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临时省委和南阳中心县委遭到破坏。原临时省委委员张星江,省委技术书记仝中玉,泌阳县委书记张旺午分头进行联系,于7月在新野县上风鸣村集合;登上驶向南阳的商船,召开鄂豫边区各县代表紧急会议。由于在新野樊集渡口遭到搜查,与会人员遂离船上岸,冒着酷暑步行前往南阳县汉冢乡,路上边走边议,顺利完成了会议议程,决定成立中共鄂豫边临时工作委员会,承继鄂豫边临时省委的职责,领导鄂豫边区党的工作。会议推举张星江为书记,仝中玉为组织部长,张旺午为宣传部长,陶汉三、杨文采为委员。中共鄂豫边临时工委的成立,不仅重新确立了鄂豫边区党的领导机构,挽救了各级党组织,而且明确了边区党的工作方针和工作任务,决定深入农村,在站稳脚跟、取得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显示了中共鄂豫边区党组织的强大生命力。临时工委不设固定机关,成员驻各县分片负责。当年8月,经过河南省工委,将鄂豫边区临时工委的组织关系及《鄂豫边各县代表会议决议案》上报中共上海中央局,由此恢复了鄂豫边区党组织同党中央的联系。1934年4月,根据中央指示正式成立中共鄂豫边工委。之后,中共鄂豫边区党组织在上海中央局领导下开展工作。1934年冬,地下党上海中央分局联络站被破坏,鄂豫边工委又和党中央失去联系。1935年8月,根据斗争形势需要,豫南汝(南)、正(阳)、确(山)党组织和中共鄂豫边工委合并,成立鄂豫边省委。中共鄂豫边临时工作委员会由此完成了历史使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