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誊校志书笔下万言桑梓情深宛史留名
誊校志书笔下万言桑梓情深宛史留名
发布时间:2021-11-26
在南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地情资料室内,书柜上珍藏着一套志书,是清·嘉庆《南阳府志》手抄版。方正的小格内工整的字迹,书写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传承,一腔深情......
一、史籍罕至,千方寻宝
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有村镇志、乡土志、县志、州志、厅志、府志(亦称郡志)、省志(即通志),及以各地方志总而纂之的如《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其他还有山水志、行业志、专业志等各类志书。
由于朝代更替、历史局限等原因,南阳的地上文物湮灭殆尽,各类典籍、文献佚失难寻,东汉之后各代的方志已无处可稽。据《大元一统志》《永乐大典》的记载,元朝时的南阳亦曾修志,可惜早已佚失。明清两代是修志的高峰期,大都是官方组织编修地方志。即便如此,能够保存并留传下来的志书也极少,绝大部分遗失或散落在民间。
旧志资源所保存的宝贵资料,不仅可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史料,而且还可利用旧志资源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截至2021年,有籍可考的南阳市境内旧志书共32部,其中府志6部,州志5部,县志19部,厅志2部。
20世纪80年代,南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之初,便展开了旧志整理工作。由于当时人们普遍对地方志认知不够、信息不发达、资源难共享等各方面原因,搜集到的旧志很少。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市史志办得知首都图书馆存有一套清朝嘉庆年间编纂的《南阳府志》,如获至宝,决定复制一套作为资料保存。
二、友人大义,愿助臂力
当时的交通、信息、科技都不发达,往来北京时间较长且不方便,市史志办便想到委托在北京的南阳籍人士帮忙复制。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南阳籍在京人士丁福泽(文后附简介),丁福泽得知市史志办的想法后,抱着对家乡的深忱热爱,很爽快答应了。
三、数月耕耘,功到果成
1985年春,当丁福泽到首都图书馆后,看到的清嘉庆十二年《南阳府志》印制不良、字迹模糊,存在缺页、错页、错序等问题,受当时复印技术限制,恐复印后更难辨认、不堪使用,丁福泽决定在图书馆手抄《南阳府志》。
决心是行动最大的动力。丁福泽准备好了整洁的方格纸,带好了用的钢笔,便走进了首都图书馆的大门。手抄古志,难度可想而知,不仅是体力上的劳动,更多的是对古代汉字、用词等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特别是繁体字,更不能有差错。丁福泽对照康熙三十二年《南阳府志》,采用相互印证的方式进行校订,辨别疑似、补充缺漏、理顺页次。
当时,丁福泽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并不算太好,为了赶进度,他早上吃过饭后,就带上家里蒸好的馒头,中午就在图书馆里吃点馒头,喝点开水,继续抄志书。历时六个多月才完成校订抄写。该手抄版共六卷,分别为舆地、建置、赋役志、官师志、人物志和艺文志,共一千七百多页。在编后记中,他谦虚地写道:虽非尽善,亦庶几无大差矣,一则应撰新志之需,一则效微薄于桑梓也。
四、宝贵财富,史志留名
丁福泽一生勤奋工作,待人诚恳,生活简朴,胸怀中华,志在高远。以己之才学,在离休后仍努力为社会作奉献。关心子侄学习,对乡邻、友人慷慨相助,对家乡满怀深情,为乡邻致富出谋划策,倾囊相助,在老家备受敬仰。有人称他为“才子”,有人叫他“领头雁”,是全乡“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飞行员”。“官小贡献大,翰墨今飘香”,在他笔下,留存的史料,涉及到国家及乡村、地方及部队,约百万字,均为休息之后所作,老骥伏枥,难能可贵。
有一些人,他们潜心笔耕、不计名利;有一些人,他们润物无声、成风化人。丁福泽就是这种人,他是文化的守望者、记录者和传播者,站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以朴实无华的笔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昭彰初心、传承文明、为盛世添彩。(作者:南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吴晓辉)
人物简介:
丁福泽(1929~2008),男,汉族,1929年8月12日生,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人,共产党员。
丁福泽天资聪明,一生勤奋好学。其父丁述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推选为南阳县参议员。是宛东茶庵“洋学堂”——茶庵小学的创始人,该校创办于1929年。丁福泽在其父培养教育下,12岁考进开封初中,从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今南阳一高)毕业后,于1949年7月考入武汉中原大学。1949年12月空军选飞,他被选中,入哈尔滨空军第一航校学习领航专业,毕业后调到军委空军司令部,在轰炸运输处任参谋。曾多次参加国庆天安门阅兵空军飞行检阅指挥小组的工作,曾参加刘亚楼司令员在杭州组织的空军规章、条令编写办公室工作,并兼英文翻译。1966年~1976年,被下放到牡丹江农场劳动,成为农机拖拉机手,业余时间又自学成木匠。之后转业到陕西黄龙县任广播事业局局长。
因病离休后,回北京定居。因其生平对文史情有独钟,加之文字功夫较强,离休后笔耕不辍,“飞天能领航,落地写文章”,被多方聘请参加编辑工作。先后参加了三十八军(万岁军)军史的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地名志)的编写和担任《黄埔》杂志的编辑工作。著作《丹心素裹》于1990年出版。收集整理编写了洪营丁氏家族第一本家史。
2008年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