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南阳市情 >南阳人物 > 正文

南阳人物

古代人物——张仲景

古代人物——张仲景

发布时间:2024-10-16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0-16

图片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东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后汉书》中没有为他立传,相传在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是一个廉洁而有能力的人。建安年间,曾做过长沙太守,但历史上可考察资料极少,他曾经向同郡张伯祖学过医。据说他刚刚成年时同郡何顒就指出了他的特点是:“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果如其言。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他申明了“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严谨治学精神和重视前人医药成果的科学态度。他十分推崇扁鹊、公乘阳庆、淳于意等医学家的工作与贡献,而《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典医籍,则是他的重要参考书籍。他提倡“精究方术”,反对巫术迷信,反对“各承家技,终始复旧”,提倡以认真严肃、精益求精的态度从事医疗实践。
       张仲景生活在战争频繁疾病流行的年代,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从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不到100年间,大疫流行10次。当时诗人曹植写过一篇《说疠气》的文章,提到建安二十三年(218),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魏文帝曹丕在给吴质的一封信中也说到,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都因传染病而死去。张仲景也自称家族200多口,从建安初年(196年)起,不到10年,死亡三分之二,其中因伤寒病死去的占十分之七,由此见当时疾病的流行程度。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一些患者迷信巫神,企图用祷告驱走病魔。当时的医生得不到临床实践的机会,也不肯钻研经论以求提高,只凭传家的一点医术,对病人施以治疗,这样就阻碍了当时医学的发展,张仲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写成了著名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因战乱书籍曾经散失,现存的著作是经西晋太医王叔和整理的。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序》曾称赞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但是,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时,却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二书,前者论伤寒,后者论杂病。由于汉晋时期,著述仍然以竹木简牍或帛书为主,保存不易。王叔和整理的张仲景著作,一个时期中又有散乱,至北宋中期校正医书局委派孙奇、林亿等校正医书,张仲景的著作再次重新整理,计整理出《伤寒论》10卷、《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要略方》3卷。其中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在北宋以后流传日广,并被研究者所重视。
       张仲景的诊断技术高明。据《伤寒杂病论》及《针灸甲乙经》两书的自序记载,张仲景有一次遇到“建安七子”之一王粲,见他脸色不好,就对他说:你已经染上病了,应及早治疗,马上服用五石汤,或许可除病根。否则40岁会掉眉毛,此后半年命将不保。时王粲年仅 20,正春风得意,听后非常不高兴。认为张仲景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也没有吃张仲景给他的药。三天后两人又相遇,张仲景问他是否吃过药了,王粲虽心中不快,但还敷衍说已吃过了。张仲景责备说,从你的脸色看你并没有吃药,你为什么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可王粲不在乎,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20年后王粲果然落眉,这时治病已来不及了,此后只活了 187天。当时人们赞美仲景,说他能“候色验眉”。虽然此事只是别史记载,但是足以说明张仲景能对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做到早期发现,主张早期治疗,表明他的医术非常精湛。
       张仲景还很重视疾病的预防,主张“治未病”。认为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发病与否,和人体是否能适应外界环境以及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体内正气旺盛畅达,外邪就不容易侵入体内,不致发病。所以他指出,只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当,注意锻炼,讲究卫生,内养正气,外慎风邪,就可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身体。这些见解,不无道理。
张仲景在自己的著作中,还以古代辩证法为指导,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临症经验,特别深入地探讨了一切外感发热病的诊断和治疗,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的“辩证论治”的原则,确立了理、法、方、药紧密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至现在,“辩证论治”仍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核心。
        张仲景所说的“伤寒论”并非现代医学所说的“肠伤寒”,而是泛指外感风寒导致的种种症状,甚至包括了许多内、妇、儿、外科的杂病。《伤寒杂病论》和《内经》的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并且把它加工充实和发展,或纠正了它的某些不合理的部分,使它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为实践服务,开创了我国古代医学健康发展的道路。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发展了《内经》学说,确立以“六经”作为辨证施治的基础。所谓“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六者而言。这是按照外感发热病起始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并结合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脏腑经络的生理变化,以及病势进退缓急,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的对疾病的印象。三阳指表、热、实证;三阴指里、寒、虚证。《伤寒论》根据急性热病共有的和特殊的,初期的和晚期的,治疗有效的和误治恶化的等所表现出的种种症状和体征,将其归结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大类。每一类病候都有突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脉象,将其作为辩证的依据,并从具体病症的变化过程中,辨识病理的变化,掌握病候的实质。
       第二,在辩证论治方面也有重要创造,这就是在诊断疾病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通称为“八纲”,八纲中,阴、阳为总纲。
       八纲辩证的诊断方法是应用“四诊”,即望、闻、问、切,通过“四诊”,分辨疾病所属三阳、三阴的某一类型,给予治疗。另外,张仲景还认为在诊断病情时,脉象和证候要互相参证取得病情依据,有时要“舍脉从证”,有时要“舍证从脉”。
       第三,在用药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可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清八种方法。也可以说是按照病情用药时的八个立方原则,通称“八法”。针对不同病情,汗下、温清、吐和、消补,也可分别并用。凡寒症用热药或热症用寒药,为“正治法”。如疾病是“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现象,可采取凉药温服,热药冷服,或者凉药中少佐温药,温药中少佐凉药,这称为“反治法”。总之,《伤寒论》一书所体现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依据临床实际制定治疗方案的。
        在张仲景的著作中,还保留了大量的中医成方(其中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至今仍在应用),丰富了中药方剂的医学宝库。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所反映出的汤药种类有汤、饮、浸、丸、散等;对药料的加工方法有去皮、去节、炮、炙、熬、烧、水洗、酒洗以及捣、研、擘、破、切片等;煎法分为水煎、酒煎、醋煎、先煎后煎、去滓再煎等,所有这些,均反映了当时张仲景在中药炮制方面的能力。
       对张仲景学说的研究,唐代还不广泛,宋以后医家研究者颇多,至清代人们更尊其为“医圣”。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医学界对于张仲景的不朽业绩也非常重视。1933年,著名中医黄竹斋曾到南阳张仲景墓地考察,撰成《谒南阳医圣张仲景祠墓记》。1936年,上海国医公会编辑的《国医文献》出版了《张仲景特辑》。新中国成立后,高等中医院校列《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必读课程;1981年南阳市成立了张仲景学说研究会;1985年成立了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创刊了以研究张仲景学说为主的《国医论坛》,进一步对张仲景学说发扬光大。2002年,南阳市举办第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以弘扬张仲景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南阳医圣祠是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建于何时无考。为进一步弘扬仲景文化、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精神,南阳市倾力打造医圣文化园。2024年5月13日 南阳医圣文化园正式开园。
分享